中国茶文化散论
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一头大象-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

中国茶文化散论

中国茶文化散论

周东平-厦门大学法学院

1、茶文化事例举隅

茶随着唐宋以来的普及,首先被当作饮品而成为中国人的国饮,且与我国各地、各民族的文化风俗尤其农耕稻文化相融合,深刻烙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,并脱离物质属性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且不说日常的客来敬茶、朋友清谈,乃至热闹的茶宴、茶话会、茶令等无不与茶相关。与茶文化相关的茶事数不胜数,下面试举数例。

1.1“茶色”

颜色是人们通过眼睛、大脑以及生活经验等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。色彩变化颇微妙难状。作为颜色的象征,其中有一种就叫“茶色(褐色)”。宋代梅尧臣诗曰“来衣茶色袍,归变橙色服”。茶色也可以称为“茶褐”,这个词也是颜色名,即茶色。

1.2“一盏茶”

作为时间单位,明清小说中常有“一盏茶”“一炷香”的说法。古人无钟表而有饮茶的习惯,自然爱以饮茶的时间单位来计时。古人又是以小杯子(即盏,如建盏)饮茶喝酒,故有“一盏茶”的时长之说。那么“一盏茶”到底多久呢?按照当时的计算方法,一天有十二时辰,一时辰(2小时)有八刻,一刻约15分钟(14.4分钟为一刻)。一盏茶(10分钟)有两柱香,一柱香(5分钟)有五分,一分(60秒)有六弹指,一弹指(10秒)有十刹那,一刹那就是一秒钟。“一盏茶”的时间约是现在的十分钟。那么古人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来喝一盏茶呢?简言之,是因为唐宋元时期多是固形茶(如团饼茶),如宋元人喝的茶在冲泡前需经炙热(烤)、碾碎、筛末等程序,把加工后像面粉状的茶末装进茶盒,再用勺子舀到茶盏,然后用汤水点斗,是一个比后来喝散茶、叶茶复杂得多的过程。

1.3“茶水费”

茶字作为语言来看,未必专指茶叶类饮料。茶水,过去也许是作为茶与水的意义上使用,但现在社会中它作为饮料意义上使用的场合非常多。比如,宾馆、餐饮业等提供的“茶水”;而其收取的服务费也有叫茶水费。转而引申为辛苦费、小费。如付给为自己提供服务的人一点辛苦费;又如购买房屋时,除支付中介费之外,往往也有付给茶水费的。

1.4“茶寿”

作为长寿的象征,有“茶寿(108岁)”之说。古人对于人生的年龄,有各种形象的称谓或比喻,其来源颇不一致,但大多数是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、行为特征而命名。《礼记·曲记上》:人生十年曰幼,学;二十曰弱,冠;三十曰壮,有室;四十曰强,而仕;五十曰艾,服官政;六十曰耆,指使;七十曰老,而传;八十、九十曰耄,……百年曰期颐。后人常把“幼学”“弱冠”“少壮”“强壮”“耄耋”“期颐”等作为不同年龄的称谓,实来自此。也有一些是根据前贤名言发展成为固定称谓的。《论语·为政》:子曰:“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。”我们常说的“志学”“而立”“不惑”“知命”“耳顺”“不逾矩”之年等,就来自此。杜甫《曲江二首》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于是,“古稀之年”也成为七十岁的别称。倘能活到一百四十岁,则称“双稀之年”“双庆之年”。有些年龄称谓是有性别专用的,如专指女性的七岁叫髫年;十三四岁叫“豆蔻之年”,语出杜牧《赠别》诗: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”十五岁叫“及笄之年”“加笄之年”,典出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女子十有五年而笄。”我国古代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,六十年为一轮,故有六十岁为“花甲之年”,六十一为“还历之年”的说法。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,还有根据其写法、字形等称呼年龄。如喜寿:77岁,因“喜”字草书看似七十七;伞寿:80岁,因“伞”字的草体形似八十;米寿:88岁;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;卆(同卒)寿:90岁,因卆字可拆成九十;白寿:99岁,百少一为99,故借指;茶寿:108岁,茶字上面草头代表廿,中间人是八,下面木字拆开是八十,三者相加是108,故人活到一百零八岁称为“茶寿”。

1.5“茶礼”

中国是礼仪之邦,以茶作为礼物分送亲朋好友,以示问候和敬意,是自古以来的传统。如唐代李群玉《答友人寄新茗》诗:满火芳香碾麴尘,吴瓯湘水绿新花。愧君千里分滋味,寄与春风酒渴人。尤其婚姻的聘礼有“茶礼”之说,因为旧时聘礼多用茶为礼品之一,故名。清朝孔尚任《桃花扇·媚座》曰:“花花彩轿门前挤,不少欠分毫茶礼。”“茶礼”也叫“茶银”“下茶”。清代袁于令《西楼梦》即称:“母亲写下婚书,茶银五百亲收。”那么,古人的婚姻为什么会与茶发生如此密切的关系呢?原来,古人认为茶树不宜移植,种茶只能直接播种茶籽。宋代以来的道学家们,为了宣传、贯彻“存天理、灭人欲”的婚姻从一而终思想,断定茶树不可移植。据清人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》卷二十二介绍:淮人聘妇,珍币之下,必衬以茶,更以瓶茶分赠戚友。按《品茶录》载:种茶树必下子,若移植则不复生子,故俗聘妇,必以茶为礼,义固有取云云。是宋时已有此俗矣。可见婚姻茶礼乃始自宋代的风俗,后人蹈袭而已。明代郎瑛《七修类稿》也说“种茶下子,不可移植。”陈耀文《天中记》卷44《茶》载:“凡种茶树必下子,移他所则不复生。故俗聘妇,必以茶为礼,义固有所取也。”把茶列为婚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礼物。这样,茶就获得象征或表达整个婚礼的含义。“今谓聘金为茶礼,义本此。”(清·王棠:《燕在阁知新录·茶礼》)“今俗聘妇者,礼先吃茶。”(清·朱亦栋:《群书札记·吃茶》)流风所及,当今农村中还有一些地方,把订婚、结婚称为受茶、下茶礼,把订婚的订金称为茶金,把彩礼称为茶礼,并有“一女不吃两家茶”的谚语,反映了旧时婚礼遗俗犹存的现实。藏族同胞以砖茶为订婚的聘礼,云南边疆地区民族的新婚夫妇要同饮一杯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泡成的红艳茶汤,都含有茶“至性不移”之意。

2、茶道与人生智慧散论

如前所述,茶,首先被当作饮品,并且是中国人的“国饮”。其次,茶与我国各地、各民族的文化风俗相融合,尤其与农耕稻文化密不可分,并脱离物质属性而发展为茶文化和茶道。最后,从饮茶升华到一种人生哲理的高度。茶如人生,人生如茶。“入于儒,出于道,逃于佛”,是茶道哲学的境界所在。三毛对此的体悟是:第一道茶苦若生命,第二道茶甜似爱情,第三道茶淡若清风。当代茶圣吴觉农则把饮茶视为一种艺术,一种精神享受,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。而曾自署“茶仙”的宋儒朱熹,更通过饮茶阐明“理而后和”的大道理。《朱子语类》卷138《杂类》载:先生因吃茶罢,曰:“物之甘者,吃过必酸;苦者,吃过却甘;茶本苦物,吃过却甘。问:此理何如?”曰:“也是一个道理,如始于忧勤,终于逸乐,理而后和。盖礼本天下之至严,行之各得其分,则至和。又如家人嚆嚆,悔厉吉;妇子嬉嬉,终吝。都是此理。”所谓“理而后和”,可知礼是和的前提,有礼方有和。行礼如“各得其分”,便能得“至和”之理。他多次强调,礼本于天下之至严。礼行,则黎民各得其分,则至和。这种治平思想,与饮茶先苦后甜的道理如出一辙。这是朱熹对茶“礼”的思想升华。吃茶重礼,提升国人生活的文化品质;礼和人际关系,迄今功用仍如斯也。茶文化的触角既然如此深入我们的生活,甚至成为我们传统的一部分,升华为茶道,既是实用人生,也是艺术人生,兼顾人与自然、人与人的关系,兼具形而下与形而上,表达了外来咖啡、可可等饮料无法表达的文化内涵。如茶道中隐含着“天人合一”的人生哲学,渐臻返璞归真、物我两忘之妙境。又如国人饮茶特别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,追求“无欲故静”的境界,让饮茶变得平和、空灵、静寂而深邃,易与心灵对话。因而无论在饮茶环境、茶具、茶水的选择上,还是在群己界分、为人处世上,莫不如此。再如茶道提倡“俭”的精神、“敬”的礼仪、“静”的精髓、中庸的人生哲理、儒释道兼收并蓄的调和观,都有助于饮茶者修身养性,使自己的秉性更加平和、淡定、包容。所谓“平常心是道,茶是平常心,茶中亦有道”是也。所以,尽管近年来茶作为饮料,正经受着舶来品咖啡、可可的挑战,茶饮在现代社会中也在寻求新的突破点,但饮茶之风日兴,茶文化日盛,也是有目共睹的。(Sakura.A)

注:内容来源世界与茶叶,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